優秀黨務工作者風采
泉州愛爾眼科醫院吳松一:老百姓的光明守護者
吳松一,現任泉州愛爾眼科醫院黨支部書記、院長、主任醫師,醫學博士。現任中國醫藥教育協會眼科專委會委員、福建省中醫藥學會眼科分會副主任委員、福建省科普作家協會眼科學科普專委會常委。2024年6月,吳松一同志獲評豐澤區“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
當一名共產黨員成為眼科醫生、院長,他的身上就肩負著雙重重任。作為一名黨務工作者,泉州愛爾眼科醫院院長吳松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時刻以優秀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吳松一秉持著“以患者為中心”的行醫準則,時刻謹記以人為本,對患者負責。當兩個角色融合時,他用愛與責任為眼疾患者托起光明夢,交出了一份感人的答卷。
立足專業優勢 守護泉州老百姓的光明世界
吳松一同志堅持把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創建“黨建引領志愿服務”品牌為抓手,創建了一支泉州愛爾眼科醫院黨員醫療服務志愿隊,2021-2024年期間先后走進偏遠鄉鎮50多個村落,多形式送醫送藥入戶,累計組織200多場眼科義診。傳遞溫暖與關懷,發揮黨員先鋒模范引領作用,將眼健康服務送到基層“最后一公里”。
此外,吳松一同志熱愛本職工作,勇于開拓創新,業務水平過硬,用實際行動助力泉州市眼健康發展的建設。他的團隊較早引進和應用老花白內障手術最新技術——散光三焦點人工晶體植入術,以及微創青光眼手術,踐行了青光眼手術的微創安全的手術趨勢,成功為廣大青光眼及白內障患者解除痛苦帶去光明;他帶領泉州愛爾眼科骨干醫療團隊,站在科技前沿,在眼科的眼底專業,成熟地開展黃斑出血手術(以前一直是手術的禁區)、577微脈沖激光無創治療黃斑水腫技術、玻璃體消融術治療飛蚊癥等眼底病的診療技術。他和團隊不斷努力,積極填補泉州地區眼科行業白內障、青光眼及眼底疾病診治的技術空白。
值得一提的,吳松一同志主動走進南安、安溪、永春、惠安、晉江等地愛爾眼分院進行會診和手術,使得愛爾眼科大泉州地區的醫療資源得以下沉到縣區和鄉鎮;推動基層醫療機構相關醫務人員在進眼科疾病方面的培訓;培養年輕醫生團隊人才、幫助貧困患者復明……積極響應國家分級診療制度,群眾利益無小事,一切工作都是為了幫助更多患者,踐行“使所有人,無論貧窮富裕,都有享受眼健康的權利”的使命。
做好黨務工作 當好為民辦事的貼心人
自從成為黨支部書記以來,吳松一同志積極參加上級黨組織舉辦的活動,先后走進東鳳社區、仁鳳社區、困難、特殊家庭,對他們進行公益眼病檢查、贈送眼藥水,并送去慰問金和節日祝福,讓困難、特殊家庭感受到組織的關懷溫暖。
以實際行動當好黨務工作者,他積極參與婦女節、端午節、重陽節、泉州市老年記者團主題活動等下沉社區義診、科普講解系列活動,為老年群體科普白內障、糖尿病眼病等知識。將及時掌握人民群眾的現實需求和基層社會矛盾的新變化,不斷創新與群眾的聯系模式,借助新的渠道,多角度、全方位的了解群眾的實際需求,提出更加切合實際需求的建議,發揮好人大代表的主體作用。
此外,吳松一同志還帶領團黨員團隊積極參與由泉州市委文明辦、泉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泉州市科學技術協會、泉州市急救指揮中心、南安市衛生健康局、南安市英都鎮人民政府、南安市志愿服務總隊聯合主辦的急救科普“三下鄉”活動,吳松一利用休息時間,帶領團隊深入基層,走進南安市英都鎮,為群眾辦實事,方便群眾在家門口看病就醫,將眼健康帶回家鄉。
疫情期間,為了及時地保障眼病患者的及時就醫,吳松一同志帶領團隊采用了互聯網醫院、線上視頻、電話問診等及數字化形式,解決眼疾患者的燃眉之急。醫院捐贈口罩與消毒液,助力豐澤區學校復學復課。泉州愛爾眼科醫院攜手麥田基金會泉州項目團隊、為北峰片區學校捐贈了36000只一次性醫用口罩以及400瓶84消毒液,助力學校開學復課的防疫工作,以實際行動助力學校疫情防控工作,體現所在企業的社會責任與擔當。
吳松一同志帶領黨員及醫院全體人員,疫情期間抗疫醫護人員累計支援社區一線疫情防控和核酸檢測工作,約630批次,為市民采集核酸檢測樣本約45萬人次,同時全力保障患者的就醫需求,用愛與責任深情守護深愛的城市家園。
以患者為中心 匠心點亮中老年人“睛”彩晚年
作為一名黨員醫生,吳松一始終恪守治病救人的神圣職責,以博愛、人道的精神,以高尚醫德、精湛醫術和對熱愛的眼科醫療工作的執著追求與奉獻,贏得了患者的信賴、同行的尊敬和社會的廣泛贊譽。他說:“為人民群眾守護光明,也詮釋著一名共產黨員的價值。”
吳奶奶(化名)今年已經93歲了,一直深受白內障的困擾。她到泉州愛爾眼科醫院就診時,眼睛幾乎看不見。吳松一檢查后發現,吳奶奶雙眼白內障很嚴重,拖得太久晶狀體融化,溶解引起了青光眼和其他眼底病,最好盡快治療恢復光明。由于吳奶奶駝背厲害,無法完全平躺進行常規的手術方法進行治療。在進行會診與商議后,吳松一決定全程站立為病人完成這場難度較高的手術。
在吳松一的妙手匠心下,吳奶奶兩只眼睛恢復的很好。原來看得見的時候,老人家喜歡給兒孫們輪著打電話,因眼疾電話號碼鍵都看不見了。術后,老人家又恢復了樂觀健談,又開始輪著給大家打電話,問寒問暖。兒孫盡孝,重見光明,想必是今年夏天,吳奶奶最開心的事情了。
“我們醫院還有很多操作技術優秀、臨床經驗豐富與專業能力過硬的眼科專家,他們能切身實地為患者考慮。”吳松一說,在確保療效的前提下,大家都會盡量將患者的痛苦降低,制定出一套以人為本的治療方案,像這樣全程站立完成眼科手術的情況不在少數。
“醫德好,才醫得好”。在患者眼中,吳松一很少和患者及家屬紅過臉,他盡可能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或方言,一遍遍不厭其煩地解釋。吳松一談起醫德時講道,“想病人所想,解病人眼疾”這是每位醫生必備的素質,哪怕遇到病人和家屬聽不懂,也要有問必答、耐心解釋、笑臉相對、為其解決問題,這就是醫德仁心。
正是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從醫原則,他收獲了一封因8歲女兒患有復雜眼底病四處尋醫的單親媽媽手寫的感謝信,收獲了熱愛書法的患者親筆寫的感謝字畫;收獲了重見光明的白內障夫妻特地從送來永春紙織畫;收獲了因及時救治避免失明的南安阿婆親手做的閩南碗糕及一面面感謝錦旗……
吳松一同志無論在哪個崗位,始終以求極致的工作態度干好每一項工作。參加眼科臨床工作20多年,他從普通白內障、眼底手術到如今擅長飛秒激光輔助白內障手術、微創玻璃體視網膜手術,復雜眼外傷、復雜白內障等疑難眼病領域;從事黨務工作7余年間,他熱愛黨務工作,具有很強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全身心投入黨建工作,黨性強、作風正,認真負責,精益求精。在日常工作中,他始終嚴格要求自己,做到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辦事不推諉,遇難不回避,與同事友好相處,善于傾聽群眾心聲,不斷改進工作方法,自覺維護一名黨員干部的良好形象,在黨員群眾中獲得了良好評價。他表示,“黨務工作和醫務工作室融合的,有時去治愈,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
正確答案: 腦供血不足 答案解析: 站起來頭暈是由于短暫的腦供血不足引起來的,當由臥位變為直立位時,由于重力的作用使靜脈擴張、靜
版權聲明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回到頂部
電話:0595-28985153 傳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田安南路536號五樓
CopyRight ?2019 閩南健康網 版權所有 閩ICP備10206509號-10 閩公網安備35050302000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