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健康網訊(通訊員 吳曉莉 李嘉亮)2025年10月,泉州愛爾眼科醫院的診室里,68歲的李阿姨(化名),在家人的陪同下到院就診——她因左眼突發紅腫、劇痛,且視力急劇下降僅可看見眼前手動,已忍受了數小時。檢查結果令人心驚:左眼眼壓飆升至48mmHg(正常值僅10-21mmHg),遠超安全范圍;進一步檢查顯示,其晶狀體厚度達6.89mm(正常值3.5-4.5mm),較正常水平增厚近一倍。最終,李阿姨被確診為急性青光眼,而這一切的“元兇”,正是她拖延了數年未治療的成熟白內障。
青光眼是全球首位不可逆致盲性眼病,而由白內障誘發的青光眼,在急性青光眼病例中占比極高。很多人不知道,我們的眼睛內部就像一個“精密的水循環系統”——房水從睫狀體產生,經過瞳孔流入前房,再通過前房角排出,維持著眼壓的穩定。一旦這個“循環系統”受阻,眼壓就會快速飆升。

泉州愛爾眼科醫院青白科主任許建斌解釋:當白內障發展到一定階段,晶狀體厚度超過5.5mm時,膨脹的晶狀體會像“膨脹的氣球”一樣,擠壓前房空間,導致前房角狹窄甚至關閉。這就如同堵住了“房水排出的閘門”,此時患者會出現劇烈眼痛、頭痛,甚至伴隨惡心嘔吐,若未及時干預,高眼壓會持續損傷視神經——而視神經的損傷是不可逆的,一旦壞死,視力便會永久下降,最終可能導致失明。
“右眼幾年前做了白內障手術,術后視力很好,所以覺得左眼即使有白內障,只要沒太影響生活,拖著也沒關系。”李阿姨的僥幸心理,在白內障患者中十分常見。但許建斌主任強調,白內障的發展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不同階段的風險和治療難度截然不同,具體可分為四個階段:
1.初發期:晶狀體周邊開始混濁,視力基本不受影響,僅在眼科檢查時可發現;
2.膨脹期:晶狀體混濁加重,水分增多導致體積膨脹,前房空間被擠壓,眼壓開始升高,是誘發青光眼的“高危階段”(李阿姨的左眼就處于此階段);
3.成熟期:晶狀體完全混濁,視力嚴重下降至手動或光感,此時手術難度已明顯增加;
4.過熟期:晶狀體水分流失、體積縮小,可能出現晶狀體脫位、溶解,引發葡萄膜炎等更嚴重并發癥,手術風險極高。
“目前大多數人對白內障手術的印象,還停留在‘要等完全看不見了再做手術’‘能看到一點東西就盡量忍耐’,正是這樣的錯誤觀念,導致了許多本可避免的失明悲劇。”許建斌主任無奈地表示。
事實上,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白內障手術早已進入“微創時代”,尤其是飛秒激光輔助白內障手術,通過計算機精準控制激光,替代了傳統手術中醫生的手工操作,大幅降低了人為誤差,手術時間僅需10-15分鐘,術后次日即可拆除紗布正常視物,不影響日常生活。
許建斌主任強調:“白內障手術的目的,不僅是恢復視力,更是預防青光眼等不可逆并發癥。像李阿姨這樣,因拖延導致白內障誘發青光眼的患者,若再晚一步,視神經發生不可逆損傷,即使做了手術,視力也可能無法恢復。與其等到風險爆發追悔莫及,不如在病情適宜時及時干預——尤其對雙眼均有白內障的患者來說,雙眼先后完成手術,能讓雙眼視力、視覺調節功能更協調,不僅看東西更清晰、立體感更好,還能減少單眼術后可能出現的視物差異、眩暈等不適,最終獲得更均衡、自然的優質視覺體驗。”
正確答案: 腦供血不足 答案解析: 站起來頭暈是由于短暫的腦供血不足引起來的,當由臥位變為直立位時,由于重力的作用使靜脈擴張、靜
版權聲明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回到頂部
電話:0595-28985153 傳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田安南路536號五樓
CopyRight ?2019 閩南健康網 版權所有 閩ICP備10206509號-10
閩公網安備35050302000974 